中 文 版 英 文 版 网站地图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公司简介 功能平台 技术服务 生产力促进中心 人才招聘 中科论坛
中国芯突围——集成电路产业走向理性创新

英特尔、AMD、三星等芯片企业巨头每年都投入巨资进行产品研发。以最为人们熟知的通用CPU芯片为例, 英特尔与AMD像赛跑一样争着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从单核到双核,再到三核、四核,一次次推动和引领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如中星微电子、珠海炬力集成、晶门科技这些最具代表性的IC设计公司,在今年以来销售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其高度依赖某一单一市场,如PC摄像头IC、和弦手机IC、MP3芯片与LCD显示驱动IC,而生产单一产品容易受到下游市场饱和、价格下跌或产品过时等因素的影响。可见,虽然企业依赖某一市场可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是就此停滞不前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产业的创新也需要创新体系的支撑,这个体系需要人才、资金、制度以及法律等各方面的保障,而中国芯片产业在这方面还亟需加强。“汉芯事件”带给国人的震撼是巨大的,留下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我国创新体系薄弱的根源在何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在谈及对目前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现状的担忧时,给出了解答:“自主知识产权缺少、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研究人员缺乏等,都是我们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不等于产品,而产品又不等于商品,不能量产的商品更成不了利润的来源,利润的枯竭灌溉不了科技成果的种子。如果酿成这样的恶性循环,是任何一个产业都不能承受之重。

创新与转移之间的平衡舞

“国家每年给我们所科研经费几亿元,但取得的专利成果中,能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也就5%,95%还都在保险柜子里锁着呢!”2006年,某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院士在一次会议上痛心地说道。

技术创新难,创新技术转化成产品更难,在将知识变为产品上头,我们遇到了坎儿。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八成科技成果还在“睡大觉”。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形成的科研格局是数十万高素质的雄厚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大学和科研机构里,但这笔宝贵财富却并未得到很好的挖掘。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于2006年抛出的《技术转移——创新的薄弱环节》一文给出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认为尽管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都较弱,但我国创新体系最薄弱的环节是技术转移。

一味强调自主创新,似乎掩盖了其他的成功之路。而全球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变化,已迫使企业从内部的垂直集成转变为横向集成:一方面增强自身某一方面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资源的利用。

以几家大的跨国公司为例,IBM公司每年的技术转让收入高达11亿美元,飞利浦公司4亿美元;另一方面,微软公司每年购买技术支出15亿美元,惠普公司支出4亿美元,索尼公司支出3亿美元。这说明各大公司都在做技术的大量买入和卖出。

“要把一项核心技术变成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产品,除了科研单位自己去实现产业化外,似乎找不到别的技术转移途径,而且产业化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十分艰难。”李国杰谈到自己做曙光计算机和龙芯CPU产业化的深刻体会时如是说。“创新链就断了,其技术创新必定不会有很高的水平。”李国杰说道。

各芯片企业都投入巨资进行厂房建设

变局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路

3C融合,势不可当;中国之芯,继续领航3C蓝海。

海外上市融资是芯片企业跨出国际化的第一步

中国芯片企业的发展,一路伴随着辉煌和荆棘。他们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他们将要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一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尝试。

龙芯独特的个人电脑之路

自2002年9月29日龙芯1号诞生以来,龙芯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镁光灯的焦点,有强烈爱国情结的中国人纷纷成为龙芯的铁杆Fans,这一切无不昭显其超越产品本身的社会地位。可产业化进程的缓慢让“中国芯”陷入了光环背后的尴尬境地。但从现在开始,龙芯正宣誓要趟出一条独特的个人电脑产业化之路。

2005年4月18日的一条新闻解开了龙芯发展的谜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梦兰集团正式签署《关于设立龙芯产业化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龙芯和一家农村的民办企业合作,正是为了给农民做低价电脑。李国杰此刻真正认识到,龙芯进军个人电脑市场的道路将与英特尔、AMD完全不同——CPU功耗做到2瓦以下,电脑芯片(包括CPU、北桥、南桥、图形芯片)总价格低于30美元,性能做到够用……这就是龙芯个人电脑芯片的发展策略。

2005年一家台湾公司开始着手设计“8英寸液晶屏,2.5英寸硬盘,成本控制在300美元以内”的龙芯迷你计算机; 2007年1月,1000台售价1599元、基于龙芯2E的福珑迷你计算机开始公测;同年3月,基于该芯片的12英寸笔记本电脑被放到了台面上。龙芯未来还将选用MIPS指令和Linux操作系统,继续与龙芯产业联盟的盟友们一路前行。按照胡伟武的设想,龙芯将来的产业化模式将会接近ARM公司——靠出售知识产权,收取技术许可费维持高利润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4页  转到: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1997-2008 版权所有
Add: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355号国际科技园一期6栋162
Tel:86-512-62889000 Fax:86-512-62889111 E-mail:szicc@szic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