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版 英 文 版 网站地图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公司简介 功能平台 技术服务 生产力促进中心 人才招聘 中科论坛
迈向学习新阶段

迈向学习新阶段

--中科院研究生院苏州培养点2008年工程硕士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3
8
,中科院研究生院苏州培养点在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培训教室举行了2008届工程硕士新生入学典礼。中科院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助理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颖教授、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刘玲副主任、中科院计算所教育中心靳晓明主任、中科院上海教育基地郑丽敏副主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王英老师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常亮副局长、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培训处刘瑜处长等地方领导应邀出席了本次典礼。同时典礼还邀请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学术评定委员会委员、苏州中科半导体集成技术研发中心石寅总经理;苏州骄傲-2007年度新闻人物、苏州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谢卫国总经理;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沈理研究员等业界专家出席。


    苏州培养点自
2007年批准设立以来,随即组织开展了招生宣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及面试等工作。最终,共有来自产业界的20多位通过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严格考核,成为中科院研究生院苏州培养点的首批学员。这些学员多数已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对产业发展形势比较了解。对于他们来讲,无论从知识体系结构还是专业深入程度来讲,都将面临着比较大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将影响到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参加工程硕士的再学习,将有助于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了解和把握产业的动态,帮助其突破其发展和工程实践中的原有桎梏。


    中科院研究生院吕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新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老师和教辅人员表示了感谢。吕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2000年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更名成立的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她曾经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以及第一位双学位博士,目前已成为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研究生院培养基地。对于入学学员,吕院长指出,研究生院本着“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工程硕士教学安排和学习服务等方面,会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希望大家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认识更多的老师和朋友,珍惜在研究生院度过的美好时光。


    苏州市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常亮副局长在代表地方讲话中指出,苏州工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包括设计、封装、测试及相关配套支撑产业的完整产业链,苏州地区已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一大重镇,
2007年地区封测业产值已占据全国产值的28%,集成电路的产值占全国产业总产值的18%。中科院研究生院“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园区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是一致的,相信今后通过大量中科院研究生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对地区产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助理、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颖教授和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刘新宇总经理分别向学员讲解了在学习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培养要求以及苏州培养点将开展的一些特色培养计划。期间,吕院长和王教授还代表研究生院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州培养点集成电路工程领域专家指导小组专家颁发聘书,在今后工作中,将有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常亮秘书长、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和纳米仿生研究所刘佩华副所长、苏州中科半导体集成技术研发中心石寅总经理、苏州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谢卫国总经理、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沈理研究员等
5位专家共同为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出谋划策,以确保培养质量。


    典礼仪式上,还为在入学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学员现场颁发了获奖证书及奖学金,共有来自楼氏电子、苏州华芯微电子、瑞萨半导体设计、卡莱泰克图像等公司的
5位学员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获得了入学考试综合成绩、入学考试单科成绩奖学金。在谈到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时,新学员代表、来自苏州华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贾力同学充满了自信:“经过工作磨砺的我们,是更为成熟、稳重而自信的。研究生的新生活带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借助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我们定会迎来更为硕果累累的明天!”

    

最后,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刘新宇总经理在总结中向各位学员保证:“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工程硕士教育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和品牌,苏州培养点将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指导下,力争将各位同学培养为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高级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人才。希望你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勤奋努力,提高能力,磨练意志,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争取早日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1997-2008 版权所有
Add: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355号国际科技园一期6栋162
Tel:86-512-62889000 Fax:86-512-62889111 E-mail:szicc@szicc.com.cn